阅读历史 |

第四百二十九章 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工程技术小组,全部由技术骨干组成。”

张恒自信地回答:“他们不仅熟悉‘大允铭’的各个零部件,更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技能训练。

无论是在基地还是在前线,他们都能确保‘大允铭’时刻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。”

“很好。”

许嘉辉点点头:“那就这样定了,我会尽快安排你们的团队与前线作战部队进行对接,共同商讨部署‘大允铭’的具体方案。”

说到这里,许嘉辉意味深长地看了张恒一眼,语重心长地说:“张先生,我知道你是这个项目的主心骨,大家都指望着你能率领‘大允铭’直捣黄龙,在战场上大展拳脚。

但我要提醒你,无论技术有多先进,指挥员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,你的位置,还是在基地的指挥中心。”

张恒心中一震,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
他明白许嘉辉的良苦用心,但内心深处,又隐隐有一种冲动在叫嚣,催促他亲赴那个硝烟弥漫的最前线。

“我明白您的担忧,许上校。”

张恒慎重地回答道:“但我恳请您能够理解,对于我们这些研发人员来说,‘大允铭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,更是我们的梦想和信念的结晶,我有责任,也有义务,亲自见证它在战场上的表现。”

“我不是要逞英雄,而是希望能用我的专业知识,在关键时刻为‘大允铭’提供最及时、最有效的技术支持。”

张恒诚恳地说:“当然,我会严格遵守军方的指挥调度,保证自身和团队的安全,但我真诚地希望,您能允许我与‘大允铭’一起,踏上这场保家卫国的征程。”

许嘉辉凝视着张恒,目光中透着一种欣赏和理解。

“好吧,我批准你的请求。”

在获得许嘉辉上校的首肯后,张恒立即着手组建起一支精干的技术团队,全力投入到“大允铭”的战场适应性改造之中。

“我们这次面临的,可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。”

在项目组的专题会议上,张恒语气凝重地说:“‘大允铭’要有随时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,这对它的机动性、操控性、信息化水平等,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”

在他的召集下,团队的骨干成员们围坐在一起,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讨论。

“根据前线的地理环境分析,‘大允铭’在山地、丛林等复杂地形下的适应性还有待加强。”

作为机械设计主管的林森指出:“我们需要对它的悬挂系统进行优化,提高越障能力和抗冲击性能。

同时,还要强化履带的抓地力,确保在松软土质上也能保持高效的机动。”

“从电子对抗的角度来看,敌方很可能会大量使用干扰手段,对我们的通信和控制系统构成威胁。”

电子工程师王晓菲补充道:“我建议我们对‘大允铭’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,引入最新的量子加密通信技术,提高抗干扰能力。

还要开发一套容错性更强的自主控制算法,即使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,‘大允铭’也能保持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。”

张恒认真倾听着所有人的意见,同时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解决方案。

“关于抗干扰通信这一点,我们可以借鉴一下量子纠缠的原理。”

张恒在王晓菲的提议上做了补充:“利用纠缠光子对传递加密密钥,可以做到无条件的安全通信。

就算敌方拦截到了我们的信号,没有配对的纠缠光子,他们也无法破解我们的加密方案。”

“至于自主控制,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。”

他接着说:“通过大量的战场环境模拟训练,让‘大允铭’学会在复杂局势下自主分析、决策和执行。

一旦遇到通信中断的情况,它也能根据既有的经验模型,独立应对战场的变化。”

大家听了张恒的建议,纷纷点头称是。

作为团队的技术总负责人,张恒不仅对行业的前沿动态了如指掌,更有着将各种创新技术综合运用、融会贯通的本事。

正是在他的带领下,团队一次次地攻克了技术难关,让“大允铭”这个概念样机,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。

“还有一个关键点,就是要进一步强化‘光之盾’激光防御系统与‘大允铭’动力装甲的融合。”

张恒接着分析道:“在实战中,‘大允铭’必然会面临高强度的火力打击,单独一套防御体系,很难完全承担防护任务。

只有形成一个集主动防御、被动防护于一体的立体防御网络,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战斗力的生存。”

说到这里,张恒环视了一周会议室里的战友们:“我们所有人,都肩负着这个伟大使命的一部分。

让我们用最饱满的热情,最过硬的技术,最昂扬的斗志,谱写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