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新的单兵信标样机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请首长放心,我们一定不负重托,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!”

张恒和他的团队成员异口同声地答道。

交付仪式后,张恒立即带领相关人员,奔赴“大允铭”的列装部队,开展技术交接和操作培训。

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,他们手把手地将“大允铭”的各项操作技能传授给官兵们,并反复进行实操演练,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。

“这款智能头盔,集成了昼夜视觉、目标识别、火控计算等多种功能。”

在训练现场,张恒向官兵们介绍着“大允铭”的特色装备:“你们可以通过头盔上的显示屏,实时观察车外环境,并自动获取目标信息,这将极大提高瞄准和射击的效率。”

官兵们听得津津有味,个个跃跃欲试。

他们发现,驾驭“大允铭”是一种全新的体验,仿佛在操控一个智能的机械战士,但同时又能感受到机器传递给人的那种亲和力。

有一名驾驶员在训练中创下了出色的成绩,张恒特意找到他,询问他的感受。

那名驾驶员激动地说:“张工,我开‘大允铭’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觉,感觉人和车融为一体,浑然天成,我相信,有了它,我们在战场上将所向无敌!”

张恒听后会心一笑。

这种感觉,正是他们设计“大允铭”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:人机合一,共生共赢。

列装部队完成训练,一支朝气蓬勃的“大允铭”方队,呼之欲出。

张恒站在训练场边,望着驰骋沙场的“大允铭”车群,胸中充满了自豪。

“大允铭”的成功交付和列装,这款先进的智能作战车辆很快成为了军中的明星装备。

官兵们开始熟练地掌握它的各项功能,在演习和实战中显示出卓越的性能。

张恒和他的团队成员也时常受邀前往部队,指导“大允铭”的使用和维护。

一天,张恒正在实验室里忙碌,接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电话。

“张先生,是我。”

电话那头,张元良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重:“有件事,需要你的帮助。”

“首长您说,我一定尽力。”

张恒连忙回答。

“我们有一支特种部队,前不久被派往边境执行任务,但任务开始后不久,他们就失去了联络。”

张元良叹了口气:“那一带地形复杂,信号覆盖差,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,我想请你帮忙,看看能不能想办法,提供一些技术支援。”

张恒心中一紧。

他立即表态:“首长,我这就去找你,咱们当面详谈。”

挂断电话,张恒快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。

一路上,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思考各种方案。

不到一个小时,张恒就出现在了张元良的办公室里。

张元良见到他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“张先生,我就知道能指望你。”

张元良拍了拍张恒的肩膀,随即将一叠地图和卫星照片摊开在桌上:“我们失联特战队的最后已知位置,就在这片区域内。”

张恒凝神细看,只见照片上满目山岭,地势险峻,林木茂密,很难分辨出明显的地标。

“首长,我初步判断,在这种环境下,常规的无线电通讯恐怕难以奏效。”

张恒分析道:“这里地形起伏大,信号易被阻隔,而且当地电磁环境也比较复杂,会对通讯造成很大干扰。”

“那依你看,我们该如何着手?”

张恒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我建议,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,一是研发便携式的增强信号发射装置,让特战队员能够在野外环境下,发出更强、更稳定的求援信号,二是升级搜救队的接收设备,采用智能化算法,提高微弱信号的捕获和解析能力。”

张元良点点头,示意张恒继续。

“我们可以在无人机上加装信号中继设备,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。”

张恒进一步说:“同时,还可以利用卫星通讯技术,建立一套应急通信网络,保障前方和后方的信息畅通。”

“好!就按你说的办!”

张元良当即拍板:“你立即带领团队展开研制,全力以赴,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可用的技术方案。”

“明白!”

张恒坚毅地点头: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,不获全胜决不收兵!”

从张元良的办公室出来,张恒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自己的实验室。

他立即召集团队成员,宣布进入“特别研发模式”。

“大家都知道情况有多紧急。”

张恒环视了一圈,神情凝重:“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,研制出能够支援搜救的技术装备。

这不仅关系到那些失联战士的生命安全,也关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